(1)新技术•新风向•新赛道: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回顾与前瞻,《青年记者》2024年第1期 (2)数字媒体的发展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5日,第6版“新闻与传播学” (3)以社交赋能市场:短视频平台的价值逻辑解读,《电视研究》2023年第7期 (4)平台经济视角下电影线上发行模式创新分析,《当代电影》2023年第11期 (5)2023 年总台春晚:融合传播与数字经济相彰溢彩,《电视研究》2023年第2期 (6)从“罗翔说刑法”的传播关系网络看哔哩哔哩的创作生态优势,《新闻爱好者》2023年第2期 (7)短视频对城市文化记忆的书写与建构机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10期 (8)渠道协同:全媒体传播矩阵的运营优化机制,《中国广播》2022年第2期 (9)融合•连接•智慧:我国地面频道未来发展前景展望,《青年记者》2022年第7期 (10)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市场规模影响因素分析:基于Netflix流媒体的实证研究,《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年第6期 (11)基于传播偏向理论的广播融媒矩阵传播创新,《中国广播》2021年第10期 (12)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中国电影制片公司竞争力探析,《当代电影》2020年第11期 (13)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评分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传媒报告》2020年第2期,后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创意产业》2020年第5期 (14)主流媒体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五重逻辑,《新闻战线》2020年第8期 (15)历史进路、理论记忆与框架建构:中国传媒经济研究四十年,《现代传播》2019年第5期 (16)网络综艺的价值引导方式及效果分析——以《明星大侦探》为例,《新闻爱好者》2019年第3期 (17)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圈,《中国广播》2019年第1期 (18)调适与突破:新型主流媒体生态位竞争新策略,《青年记者》2019年第4期 (19)网络广播剧付费路径探析,《中国广播》2019年第4期 (20)框架、效果与优化路径:网络视听节目管理政策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年第7期 (21)媒体融合的未来“网”景,《视听界》2018年第3期 (22)展望2018:中国对外传播战略转向与重点布局,《对外传播》2018年第1期 (23)A Study of Influence Factors of Click Rates of China's Web Series, 13th World Media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Cape Town, May 6—9, 2018. (24)从生产要素流动看华莱坞电影版图的三城变迁,《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25)与时共振,多屏联动——《人民的名义》热播解读,《南方电视学刊》2017年第2期 (26)广电改革的“红利”是否将要消失?,《南方电视学刊》2016年第1期 (27)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ultiscreen Communication Effects of Television Programs,the 12th World Media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nference, New York, May 2-6, 2016. (28)Chinese Television Market Competition and Policy Responses: A case study of Chinese reality shows market from 2012 to 2015,IMMAA’s 2016 Annual Conference, Seoul,October 27-30, 2016. (29)“互联网+”能否“救视”?,《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3期 (30)电视综艺节目传播模式创新及路径构想——以东方卫视《女神的新衣》为例,《新闻界》2015年第4期 (31)美国地方电视台应对多屏世界的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4期 (32)电视媒体的“第二屏”策略,《新闻界》2014年第10期 (33)电视媒体如何借力二维码获得竞争新优势,《新闻界》2013年第9期 (34)影视产品网络交易:动力、机制与风险分析,《现代传播》2012年第9期 (35)韩国电视产业的新发展,《电视研究》2011年第2期 (36)基于影响力研究的微博营销模式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第11期 (37)梦工厂的融资方式及对我国动漫企业的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12月 (38)以动养动:日本动漫企业的运营模式探析,《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39)数字化背景下日本音乐市场分析,《人民音乐》2010年第4期 (40)解读英国图书出版业的达•芬奇密码,《编辑之友》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