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前沿案例作品研读工作坊”第三期——泡泡玛特:从国内潮玩到全球潮流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5-07-22浏览次数:10

6月19日,由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的2025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际商务前沿案例作品研读工作坊”第三期在32号楼216室火热开启。本期以“乘风破浪的泡泡玛特:从国内潮玩到全球潮流”为主题,由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董亚琪、段默荻、王娜、李彤联袂领读,国际商务专业负责人虞海侠担纲主持。现场通过高密度互动与趣味激励机制,吸引了全校数十名学生参与,共同解码中国潮玩巨头的全球化跃迁之路。

工作坊伊始,虞海侠以项目负责人身份点明案例研读的核心价值:“泡泡玛特的出海历程,是观察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鲜活样本。‘学生领学’模式正是要推动大家从理论吸收者进阶为战略思考者,在真实商业场景中锤炼国际商务决策力。”

随后,四位领读人层层拆解泡泡玛特的发展密码。发展历程部分,段默荻追溯了创始人王宁从校园格子铺起步的商业之路:2014年Sonny Angel代理危机倒逼自主IP转型,2016年签约Molly引爆市场,奠定“盲盒+IP”商业根基。而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飙升至38.9%、巴黎卢浮宫门店落地等里程碑事件,则彰显其全球化野心。李彤在业务模式部分剖析聚焦“IP-渠道-用户”铁三角:93个IP矩阵形成生态壁垒,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更通过葩趣APP社群与潮玩展构建情感消费闭环。




在出海战略深度解读中,董亚琪揭示了“三阶段渗透法”:2018年借韩国试水,依托本土经销商DS Retail以To B模式撬动市场;2019年升级To B+C模式,在新加坡等地铺设机器人商店与直营店;至2022年挺进英美澳市场时,已形成90%本地化团队+文化定制产品的成熟打法。在领读人王娜谈及泡泡玛特的挑战与未来时,现场直击四大痛点:头部IP生命周期短暂、国内外巨头夹击、假货Lafufu泛滥引发的供应链危机,以及盲盒政策合规风险。而泡泡玛特的破局之策——加速IP孵化、推出POPOP轻奢副牌、技术防伪升级等举措,引发热烈讨论。




互动环节设置“问题闯关-贴纸积累-幸运抽奖”特色机制。针对“泡泡玛特吸引力本质何在”的议题,有同学犀利指出:“盲盒只是阵风,IP才是燎原之火”。而围绕“本土化是否阻碍IP国际化”的辩论中,“本土化是国际化必经适配,非阻力”的观点获得广泛认同。每回答领读人提出的“Labubu为何先火于海外”、“三阶段出海逻辑合理性”等相关问题,即可获得Labubu主题贴纸(背面印有数字号码)。最终通过摇号抽出8名幸运者,以泡泡玛特正版盲盒或萌粒作为知识转化的实体奖励。



“国际商务前沿案例作品研读工作坊”作为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由研究生院主办、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始终聚焦“中国企业出海”这一核心命题,通过“领读解析 - 场景模拟 - 互动竞答”三位一体模式,实现帮助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跨文化沟通、海外投资决策等核心技能;通过典型案例的“成功拆解 - 问题批判 - 趋势预测”,培养全球化战略视野;响应“双循环”战略,搭建产学研联动平台,推动课堂理论与企业实践无缝对接。